三、迷路的羊的比喻
太18:12-14 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,一隻走迷了路,你們的意思如何?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,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?若是找著了,我實在告訴你們:他為這一隻羊歡喜,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!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,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。
這是一段比喻,這段話給人一個什麼樣的感覺呢?這裡比喻的表達方式在人類的語文當中是一種修辭的方式,是人類知識範疇裡的東西。如果是在律法時代神說這樣的話,人會感覺這些話語與神的身分不太相符,但是這段話在恩典時代由人子發表出來,人會感覺很舒服、很溫暖,而且很貼心。神道成了肉身,他以人的形像出現,在人性裡用了一個很貼切的比喻來表達他的心聲,這個心聲代表神自己的心聲,代表神在這個時代要作的工作,也代表神自己在恩典時代對待人的一個態度。從神對待人的這個態度來看,神把每一個人比喻成一隻羊,如果有一隻羊迷了路,他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尋找牠,這就代表神此次道成肉身作工在人身上的一個原則,神用了一個這樣的比喻來形容此次作工的決心與態度。這就是神道成肉身的「優勢」:他可以利用人的知識、用人性的語言來向人說話,表達他的心願,他將深奧的人難以理解的神性的語言用人性的語言與方式解釋或「翻譯」給人,這樣有利於讓人了解他的心意、明白他要作什麼;另外,他也可以以人的角度與人對話,用人的語言與人對話,用人明白的方式與人對話,甚至可以用人的語言知識來說話作工,讓人覺得神可親可近,也讓人看到神的心。在這裡你們看到了什麼?在神那兒說話作事有沒有禁忌?在人看神不可能用人的知識、用人的語言或人的說話方式來說神自己要說的話、要作的工作,表達神自己的心意,這正是人錯誤的想像。神用了這樣的比喻,這個比喻讓人感覺到了神的真實,也感覺到了神的真心,看到了神在此期間對人的態度。這個比喻將律法下生活了許久的人從夢中喚醒,同時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生活在恩典時代的人。通過閱讀這段比喻,人知道了神拯救人的真心,也了解到了人在神心裡的分量。
再來看此段中的最後一句:「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,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。」主耶穌的這句話是他自己在說還是天上的父在說?表面上看是主耶穌在說,但他的心意代表神自己的心意,所以他說「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,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」。因為當時的人只承認天上的父為神,人眼前看到的這個人只不過是天上的父打發來的,並不能代表天上的父,所以主耶穌必須補充這樣一句話,讓人清楚地感覺到神對人的心意,也讓人感覺到這話的真實性與準確性。這雖然是一句簡單的話,但是很貼心,它流露出了主耶穌的卑微隱藏。因為神不管是道成肉身也好,或者是在靈界作工也好,他最清楚人的內心,最了解人需要什麼,也知道人擔心什麼,為什麼而困惑,所以他補充一句這樣的話。這句話突顯出了一個隱藏在人身上的問題:對於人子所說的話人都將信將疑,也就是說,主耶穌說話的同時必須加上「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,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」這樣的前提才能達到說話的果效,才能讓人相信他話語的準確性,達到提高話語的可信度。由此可見,當神成為一個普通的人子的時候,人與神的關係是多麼尷尬,人子的處境是多麼難堪,也可見,當時的主耶穌在人中間的地位是多麼的渺小。他說這話其實就是告訴人:你們儘管放心,我的這個意思代表的不是我自己的意思,而是你們心裡的那位神的意思。這句話對人來說是不是很諷刺啊?雖然神道成肉身作工具備了諸多神的本體所不具備的有利條件,但卻要忍受來自人的疑惑、棄絕,也要忍受人的麻木、遲鈍。可以說,人子作工的過程就是體嘗人棄絕的過程,也是體嘗人與其較量的過程,更是他身體力行地以自己的所有所是、以自己的實質不斷地博得人的信任、不斷地征服人的過程。與其說神道成肉身與撒但展開實地的爭戰,還不如說神成為一個普通的人與跟隨他的人展開一場博弈,在這場博弈中人子以他的卑微、他的所有所是、他的愛與智慧完成了他的工作,得著了他要得的人,也贏得了他該有的身分與地位,「回歸」到他的寶座之上。
留言
張貼留言